2021年7月3日

瀨尿牛丸投資系統:適合任何人的財務自由藍圖

上回簡介了幾種財務自由的模式。無論哪一種,都要求一定數目的資產。這次談談一套我認為絕對可行的投資系統,而且可按不同年齡、不同情況調整執行方法,最終達至財務自由。

投資系統的兩個元素

要憑投資達到財務自由,必須確保資產能帶來收入。最直接的做法,是持有穩定收入的投資產品,例如穩定派息的股票、銀行存款、房地產信託基金(REITs)、收租物業、基金和債券等等。這類資產能夠產生穩定的現金流(cashflow),長期持有便等於擁有現金製造機。

另一種從投資收取收入的方法,是投資於成長型投資產品,例如股票、虛擬貨幣、基金等等。這類投資的現金收入通常較少,但可以定期賣出部份套取現金。只要資產增值幅度長期高於套利額,也能製造源源不絕的收入。

穩定收入投資的好處,是無需不停買賣都有足夠現金應付開支,更符合「被動」的要求。而增長型投資操作得宜,回報可以遠高於現金流投資,所需本錢可以少一點。

應該選擇哪一種投資方法?當然是因人而異,但我覺得根本就不應該有二元思維。與其在穩定收入投資與成長型投資之間選擇其一,為甚麼不可以二合為一?

成長+穩定收入投資系統

簡單而言,即是把資產分成兩份。一份是穩定收入資產,另一份是成長型投資。把兩者連結起來,資金能夠兩邊走。成長型投資賺到的錢,可以撥入穩定收入組合,提升被動收入額。反過來,如果穩定收入充足,亦可以轉入成長倉,追求更大回報。

未來成長倉

增長這部份,最簡單的做法可以投資指數基金。對哪一種市場前景有信心,便買入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。例如過去10年,美國標普500指數的ETF,代號VOO,年度化回報約14%。追蹤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的QQQ,年度化回報更高,達到20%。

對台股有信心,也可選擇元大台灣50或者美國上市的台股ETF:EWT。前者過去10年回報超過200%,換算年度化回報約為8.5%,而後者2011年至今年度化回報超過9%。

投資者要做的是找出未來前景樂觀的版塊,可以個別地區的整體大市,可以是某個行業,也可以是某種資產類別,例如商品或加密貨幣,分配資金買入。

要降低風險,可以購買不同類別的產品,構成一個投資組合。我曾介紹的永恆組合全天候組合,就是一些經過回溯測試可行的做法,在降低價值波動的同時,維持到不錯的回報。

除了買入並持有ETF,亦可考慮按一些交易系統操作。例如我曾介紹美國著名分析師 Walter Deemer 的行業ETF動力投資法,最多同時持有三支不同版塊的ETF。又或者最近介紹的雙動能投資,原理都是買入動能最強的ETF,按機制進場及離場。無需懂得艱深的投資分析,都能做到動力型投資。

香港房地產增長力驚人,投資物業也是長線取得巨大回報的方法。但入場門檻會較高。

穩定收入倉

系統的另一邊是收入穩定的資產。最多人認識的,當然是「收息股」,即是股息率不低而且穩定派息的股票。港股的例子包括一些公共事業股和銀行股。有些股票甚至能連年增加派息,即所謂「股息貴族」,就更吸引。

另外,自從領展上市後,更多人懂得用房託建立穩定收入來源。房託把旗下物業絕大部份的租金分派,買入房託便可以做「收租佬」,不像從前要有大筆金額方能做業主收租。

市場上也有一些息率不錯的基金。不一定要投資銀行職員經常推銷的基金,其實在交易所也能找到上市的基金。不過還是海外市場的選擇較多。

另一種本地投資者較少留意的穩定收入來源是債券。原理就是放貸,借貸人定期付利息給你,到期再歸還本金,只不過你是借錢給政府或私人機構。香港最容易買到的是政府推出的iBond,近乎零風險而有不低於通脹的回報。在海外市場的選擇就更多,而且不一定要透過入場門檻較高的私人銀行,有些證券商亦提供途徑小額買入債劵。

不要忘了一種最傳統的穩定收入,就是銀行存款。現時利率極低,利息收入近乎零,但不代表完全不應該把錢放在銀行。天有不測之風雲,我們不會知道何時需要金錢應急,有一點存款還是比較安心。

成長型投資與穩定收入投資的比例

資金應該怎樣分配於成長型投資與穩定收入投資?其實要按照個人情況和市場環境,彈性調節。

例如剛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,未到退休年齡,積蓄亦不多,放在穩定收入資產亦不會帶來太大的回報。可以把較多資金放在成長型投資,趁年輕滾出更大的雪球。有了較大的本金,可以分配多一點到穩定收入倉。

除了年齡,市場環境也是調節投資組合的考慮因素。例如股票市場處於高速增長期,把錢放在成長型投資,可以獲得較大回報。穩定收入資產價格水漲船高之時,回報率偏低;到「特價」時出手就較為可取。

無論哪一種資產,要達到財務自由,回報都一定要比開支高,組合才能持續運作。上回提及「300倍月開支」,背後的原理就是假設投資回報率4%,而每年開支亦一樣,於是本金不會消減。而如果回報率更高,本金便可以少一點。所以,要佈局不同資產的比例,就要評估開支和回報,才可以找到那個平衡點。

有些人把這種方法,稱為「啞鈴式投資」。不過正常的啞鈴兩邊重量一樣,但投資者卻不一定把資金均衡分佈在兩端。我覺得食神的偉大發明:「瀨尿牛丸」,是更貼切的比喻。牛肉與瀨尿蝦有沒有最佳比例?沒有。喜歡肉味香濃,便放多一點牛肉。追求「爆漿」的快感,就加多一些瀨尿蝦吧。

以上好像是老生常談,不過所謂「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」,踏實做好儲蓄和投資,財務自由真的並非遙不可及。很多在網絡上分享財務自由心得的高手,都是利用指數ETF + 穩定收益投資建立財富,甚至完成提早退休的大計。我自己也努力實踐這套方法,例如去年疫情跌市,便大膽買入一些「特價」的穩定收益產品,令每月的被動收入大增,在自由路上邁進一大步。

增長和穩定收益的投資產品,有哪些選擇?日後繼續分享個人的看法。

(註:其實瀨尿牛丸之所以能爆漿,不是因為瀨尿蝦,而是裡面凝固了的湯。煮好後湯融化了,一咬開便噴射而出。)


(本文於Patreon首先發表,追蹤/訂閱即可第一時間閱覽更多投資文章及及獨家內容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mathofstars

2 則留言:

  1. 很好的說明。
    我自己除了成長股,收息股外,會加入債券和期權。
    債券派息穩定,期權作為快攻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謝謝你的分享!
      十分同意,債券適合創造固定現金流,我自己也持有不少。期權我也有做,雖然單次回報不會很多,但持續做就是很好的穩定收入。

      師兄你的網誌幾好睇,除了投資還有生活點滴,已加進我的網誌清單。

      刪除

命運是宿命嗎?從《無間道》講起!陳永仁注定要死?兵賊掉轉都係整定?

 《無間道》20周年,至今仍被譽為港產片天花板。 片中有好多隱喻,不說自明。但當中有個宿命主題,你又知不知道? 由兵變賊,由賊變兵,是命運注定嗎?如果陳永仁不做臥底,同樣會慘死?還是一個好警察? 從這套電影,講講命和運是甚麼,人生有沒有宿命。